學過英文的人都知道,a e i o u 是母音,其他則是子音。
但很少人真正知道「母音」和「子音」到底有什麼不同?
簡單來說,「母音」是你可以打開嘴巴持續唱出的音。
譬如 a 的三個音 /ă- ā -ä/,每一個音都可以嘴巴打開持續唱出。
在英文的45個音中,有18個音是母音,分別是
/ă/ /ā/ /ä/
/ĕ/ /ē/
/ĭ/ / ī /
/ŏ/ /ō/ /ö/
/ŭ/ /ū/ /ü/
/oi/ /er/ /ow/ /ar/ /or/
您可以測試上面母音是不是都能開口持續唱出?
我採用的音標符號:
上面小微笑表示短音 short sound ;
一橫線表示長音 long sound ;
兩個點點則表示寬音 broad sound。
短音 --> 長音 -->寬音, 表示發音位置 內 --> 中 --> 外
至於「子音」則是嘴巴特定部位某程度上擋住而發出的聲音。
/p/ 上下唇碰到再打開,空氣蹦出來。所以聲音被嘴唇擋住一下。
/t/ 舌頭碰嘴巴內上面,空氣蹦出來。所以聲音被舌頭擋住一下。
/f/ 上排牙齒壓在下嘴唇上,在吹氣出來。所以聲音被牙齒擋住。
此外,子音依照聲帶是否震動分有聲(voiced) 及 無聲 (unvoiced) 子音。將手放在喉嚨上即可區分是有聲或無聲子音。譬如 /p/ 是無聲,用力唸出就變成有聲的 /b/,若再閉緊嘴巴任聲音由鼻子出來,就成了鼻音 /m/。
台灣很多人錯把 /m/ 這個音念成 /mer/,這是不對的,/m/ 雖然可以持續唱出但嘴巴閉著,所以 /m/ 是一個子音,若唸成 /mer/ 會誤導學生以為是母音。 同理,/n/ 這個音是舌頭碰觸上排牙齒後方,聲音從鼻子出來,不該念為 /ner/。
總共有三個鼻音 /m/ /n/ /ng/
45-18=27,以下就是27個子音
同一排表示嘴型相同,發音位置一樣,差別在於聲帶有無震動,以及是否從鼻子出來?
/p/ 用力唸出來 ---> /b/ 嘴巴閉緊 -----> /m/
/t/ 用力唸出來 ---> /d/ 嘴巴閉緊 -----> /n/
/k/ 用力唸出來 ---> /g/ 嘴巴閉緊 -----> /ng/
使用這個方式,即可將三個容易混淆的鼻音分清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